Sunday, March 26, 2023

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 

父親在西堤營商的好朋友劉炳華(又名劉德記)先生於1979年移居到法國和家人團聚,父親托他和我聯絡。當時我在巴黎法國文法協會修讀法文,劉先生抵達法國後,也在那裡進修。於是大家相約在校園裡見面,就這樣認識了,往後彼此也很常通電話聯繫。

為了生活,大家都忙著,各有各的為生活奔波。畢竟劉先生是商人,很快的,他就夥伴他的一位好朋友陳炎包先生共同合作開了一家熟食外賣店。熟食店在巴黎很盛行,一般的店面都不大,僅可放幾張桌子方便顧客堂食,主要的還是做外賣帶走的生意。外賣店不同於餐館,它簡單,不需要有侍應生去侍候顧客。只要預先把菜色弄好,放在透明保溫的櫥櫃裡,隨顧客的喜好選擇購買,通常一兩個人就可以應付日常的生意了。如果顧客選擇在廳堂吃的,就把他選好的食物用微波爐翻熱。由於價錢比餐館的平宜,快速,因此也有一定的顧客,生意十分穩定。

1975 年,印支越棉寮三邦相繼淪陷之後,法國接收了不少來自當地的難民。中越寮柬式餐飲業,在巴黎如雨後春筍般成長,尤其是在華人聚居的區域,亞裔人士,總懂得把握機會去賺錢。因此,一些早前在該區域內的其他族裔的商店,都趁著亞裔的競爭收購,相繼把店鋪以高價出讓。走在街道上,幾乎每天都看到舊店面正在進行翻修工程。區內有一位早前在法國留學學工程的越南人,適逢其會,幾乎包辦了區內所有舊餐館裝修工程,生意火紅,簡直應接不暇,刻著中文字的霓虹燈招牌到處可見。隨著亞裔人口的增加和商業發展的擴張,巴黎的中國城逐漸形成。由是之故,唐人埠已成為巴黎的一個亮麗地標。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和遊客來遊覽,觀光,人流密集,帶旺了區內生意蓬勃,隨之而來,也衍生了治安不靖的問題。

在經過多年奮鬥和努力經營小外賣店之後,靜極思動,1986年初某日,接到劉先生的電話,說他在巴黎的美麗城(Belle Ville)區,接手了一家商店,正在申請把它改換成餐館的事宜,問我什麼時候有空,帶我去參觀。他知道我從事餐飲行業多年,想聽聽我的意見。

知悉劉先生要進軍餐飲行業,大展鴻圖。基於父親和他的交情,我也希望以我多年從事餐飲行業的知識,給予一些幫忙。於是應允,並約定在我工作休息日去參觀。

那天,劉先生開車來接我去,沿途上,他告訴我籌劃這家店的事情。原來,他們是三股東的,除了他和原來的合作人陳先生,另外加入一位周富保先生,這位周先生後來我才知道他是我一位高中同學的哥哥。車在巴黎街道上兜兜轉轉,最後來到了美麗城。剛好他的店門前有一個空車位,省了找車位泊車的時間。下車後,細心觀察他的店鋪。那是位於巴黎美麗城區主要街道上的一棟破舊三層樓宇,看不清以前是做什麼生意。街上人流,車流也多,人群中,大多是亞裔人和中東阿拉伯人的面孔。店鋪距離地鐵站不很遠,車站周圍也蠻熱鬧的,附近已經有不少中越餐館。靠近地鐵站的出口處,有一家美麗華酒樓,而店鋪對面也有一家大元酒家,內部附設華人愛吃的金邊粿條粉麵部門,生意也蠻好的。其它的橫街小道,也有大小不一的各式餐館。



美麗城不過是一個名稱,根本說不上美麗。是一個中東阿拉伯人羣居的地方,屬於貧窮的區域。治安惡劣,搶劫事件經常發生,警察也管控不了。即使捉到了,但過了不久,最後也釋放。那裡同時也是溫州人群居的地方,溫州人吃苦耐勞,賺到的錢都寄回家鄉積存,買地蓋房子等。經常看到他們進出餐館售賣來自溫州的產品,當時打火機就是一個很熱門的銷售物。

踏進店裡,地上一片凌亂,有人正在清理舊物,我們小心的從散在地上的雜物踏步過去。劉先生,帶我逐層樓去參觀,邊走邊解釋,指出每個地方未來運作部門的安排。一家餐館最主要的就是廚房和水吧的設計,以方便工作的流暢運轉。這家店屬於長方形,門面不寬,卻很長。他們計劃樓下,就是地面用作廚房,門面置放一個燒臘售賣部門,二樓和三樓是廳堂,大約可以安放八十個座位。水吧和粉麵部門都設置在二樓。由於廚房在樓下,需要一部升降機把食物運送到二三樓處。三層樓宇,用作餐館,不見得很實用和方便,出菜就是一個問題,食物經過升降機的運載,通道內的風早把食物吹冷了。

巴黎的亞裔餐館,大多由來自東南亞的難民經營,一般都混雜多種菜式。例如越泰餐,越柬餐,或中越泰等投顧客所好。仿效前人之美,劉先生他們也以中越餐菜式經營。除了中菜,越南菜還添加燒臘,水餃粉麵副食等。

正閒談間,我看見那位幾乎包攬了亞裔區所有餐館裝修的越南人出現。劉先生叫我稍等,他說有事要和他傾談,主要也是詢問裝修工程的進度,希望愈早完成愈好,可以早日開張,有進賬以應付日常開支。

來自越棉寮三邦的印支南難民,在經過一段艱難的生活歲月後,有商業頭腦的,開始動起做生意的念頭。為籌劃資金,他們除了向銀行貸款之外,就是「起會」。所謂「起會」就是向熟悉的朋友,籌集資金。運作的方式是根據所需要資金的多少,定出一個數額。譬如說需要五萬美元,那麽就找二十五個人,定一個為期二十五個月的會期,每人每個月供款兩千塊錢,當然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認領多份。第一個月沒有開標,會頭,就是籌組會錢的人,先無息借用會員的錢。之後其他會員,每個月以標會的方式,各自寫出自己投標的銀碼,由會頭開標,價高者得,定出誰是下一位借用那筆款項的人,通常急著用錢的人會出高價贏標。一旦標價開出後,會員在月供兩千塊的會銀中,扣除開標的銀碼(利息),把餘錢交給會頭。會頭負責向會員收錢,結算後交給得標人。而得標人包括早前已借用整筆會錢的會頭,從此每個月都要繳交完整兩千塊錢,直到二十五期的期限完成。換句話說,如果不等錢用,愈到最後愈得到很好的利息報酬。當然,發起「錢會」的會頭,要有很好的信用,值得信賴,因為彼此都是以口頭語句作實。這個資金籌款方式是越棉寮三邦華人,昔日在舊地時,彼此互相幫忙,扶持創業籌備資金周轉的一種快速方式,功效顯著。

作為會頭,在投標日,會邀請會員到家裡共聚,茶點招待,大家邊聊天邊寫下標碼,限定時間到了,當著大家面前把標打開,以示公允,這也是昔日華人在越棉寮三邦僑居時,互相聯誼的一種方式。以前在堤岸時,家裡經商,也參加了很多月會,碰巧重疊的開會日期,父親都叫我去頂替。我們沒有放標,很多時,都是收尾會,等會期滿了,拿回一筆錢。當時的開會,都是在工餘後,晚上在大酒樓吃宴會進行。我是最開心的,大人們忙著聊天,交換時局,商務信息,我就默默地大快朵頤。幾乎堤岸所有的大酒樓如愛華,賽瓊林,鑽石酒家,美麗華,亞東,江南飯店,各家美食都品嚐過。其中有一位越南人主辦的月會,他家的越南菜式,非常好吃,很令我嚮往。因為在西貢,父親經常帶我一起去。

劉先生也籌辦月會,邀請我參加。經過數個月的裝修和通過各方面的安全衛生檢查後,劉先生的餐館終於在同年的八月份開張了。基於我的餐館經驗,劉先生情商我過去幫忙,於是我辭去原來的工作去幫他,負責處理樓面的事情。

大越南餐館原址

新餐館名為「大越南」,裝修過後的餐館,煥然一新,加上燈飾的裝置,廳堂很明亮。開張那天,賀客盈門,此去彼來,川流不斷,十分熱鬧,花籃擺滿了樓下的地方。那天,我才認識另一位股東周富保先生,年齡大約四十開外,都是正值精壯有為之年。以各人從商的經驗,如果大家能夠無私真誠合作,以此為基石,未來發展大有可為。人才是任何商業發展的必要條件,集中力量,無堅不摧。

根據他們股東之間的協議,推舉劉先生為經理,負責餐館一切調度。從人事的聘請,也看的出劉先生的才幹。管理廚房的是來自倫敦周先生的弟弟俠哥,主理中餐部兼管理廚房事務。霜姐負責越南餐,老楊主管水餃湯粉麵,至於燒臘部,據聞是從倫敦聘請過來的燒烤師父主理,樓面的侍應生都是從別家餐館挖角過來幫忙的。地面燒臘檔,由股東陳先生掌管收銀事宜。二樓水吧由他太太處理,餐館的越式甜品,由她供應,在家裡弄好了,帶到餐館處。至於雞尾酒的調配則由周先生負責,由他珍藏的獨家秘方預先調配好,入於酒樽內。由於周先生有自己的工作,除了負責雞尾酒的調配,沒有參與餐館的事務,不過他的太太則負責餐館的一切帳務會計管理和顧客的互動。從人事的安排,的確是完美的配合,聚集發揮各人所長,以此為班底,前景一片美好。其時,製衣行業蓬勃,家庭主婦在家縫衣,也賺了不少錢,消費力強,又捨得花費,形成了餐飲業的興旺,大越南開張適逢其時。開張以來,每天都坐無虛席,大家忙個不停,做老板的自然笑逐顏開了。

本是美好的事情,卻因為劉先生和陳炎包兩位難兄難弟股東的私心圖利,情況開始有了轉變,首先從我開始。由於我已安排是年年尾到加州探望父母親,已預先向劉先生申請五個星期的休假,他也同意了。沒想到當我度假回來,第一天上班的時候,他就反口要逼我辭職,說我是辭職去的,不能回來工作。我不知道在我不在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竟然有此轉變。他的強硬橫蠻態度,就是要我辭職,我向陳先生申訴,也沒結果。我以為以我和他們過往的交情也許可以挽回一些希望,結果徒勞無功。他對負責人事和會計的周太太說給我辦理辭退手續。周太太也無奈,唯有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周太太做事很細心,除了結算我的工資外也弄好了一切有關文件。就這樣,在極不愉快的氣氛下,我離開了工作僅四個月的地方。也因此,斷絕了我和劉先生多年來的交往,實在太不恥他的為人,身為長輩,竟然如此不守口齒。前人說,絕人財路,生計,會有報應的,且看後事發展如何。

處於失業狀況,我馬上去失業機構登記失業。根據法國勞工條例,被辭退的員工,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和文件證明,可以領到失業金。經過失業部門的約會諮詢之後,我獲得失業金的賠償,生活也不至於剎時間的失衡受到影響。在失業期間,偶爾我也去做一些散工,賺點外快。

由於我們都有工作,大女兒交由住在鄰座大廈太太的一位同鄉鳳儀姑幫忙照顧。這位阿姑,交遊廣闊,朋友多,除了在家縫衣服外,閒來左搭右搭,做一些賺外快油水事務。

失業數月後的某天,我去她家接女兒,閒聊間,她向我提起,說有一家已停業的餐館要出讓,問我有沒有興趣去看看。當然,我知道如果事成,她會得到一些介紹費。

反正那個時候我也閒著,抱著好奇心,也想去看個究竟。我在餐飲行業也做了十多年,只要資金允許,我也想自己開個店一展個人所長和抱負。那時候,太太正懷著第二胎,小生命將於年中夏天降臨。

Eglise  Saint Pierre de Montrouge

當時不過是抱著隨緣的心態應允了,於是鳳儀姑替我約了他的朋友,由他開車載我去看。她的朋友姓黃,是她的鄰居,閒聊間,知道他也是一個中間人,看來就是一層過一層的去分享賣家給出的介紹費。那家已停業的餐館為於巴黎 Alesia十四區的一條橫街裡,外面的大街道很熱鬧,有一間大教堂,一間戲院,還有各式西式餐館,人流,車流川流不息。我們轉進一條橫街,就是餐館的地方。看到街角處的道路旁,有販賣蔬菜和水果的攤檔,也有賣魚攤檔。轉彎後,遠遠就看到餐館外高處豎立著的霓虹招牌。從門外觀看,那是一家已經結束業務的意大利餐館,甫開門進去就聞到一陣仿似被棄置了很久的發霉氣味。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們停頓了業務。餐館的圖積呈斜體形,寬度為長度的三分之二,進門的地方外窄,內寬,大約有五十個座位,木質的桌子和椅子還很實用,不需要更換。廚房在樓下,洗碗盤內,堆積了很多沒有清洗的碗碟,發霉氣味也許從那裡引起。稍遠,有一個很多火頭的爐灶,一個大冷凍櫃還有一個炭燒鐵架,清理過後都可以使用。

憑經驗,仔細地觀察了主要的地方,心中盤算著需要加添的用具。廚房的抽風很重要,尤其是廚房在樓下。

觀察過後,也詢問了頂讓費,對方開出的價碼,估算我自己也可以承擔得起,不過還是向對方說需要時間再慎重考慮。反正我也不急,隨緣好了。其實向來做事的宗旨,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之後果斷決定,不拖泥帶水。

其實當時我心裡已經有譜了,故作拖延一下,以便改天和他討價還價。回家後,和太太討論了一番,分析過後,以當時精壯之年和我的經驗,決定投入首次創業的嘗試。於是開始籌劃資金。經過一番籌備,有了把握,也和銀行探討過貸款事宜,主要是裝修費用,所有開支項目,日後都可以扣稅。於是致電,通知中間人黃先生說如果價錢可以再商量一下,我願意接手。相信他也不能做主,給他時間去詢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雙方達成了買賣協議,於是通過律師樓辦理了過名手續,簽過名後,從此肩膀上就壓著一個千斤擔了,開始進行裝修翻新餐館的計劃。

那時候,二女兒也出生了,忙著照顧她之餘,也忙著籌劃餐館的裝修事情。我想起了那位專替人裝修的越南人,於是到他的公司接洽。很幸運的,她的太太接了我的單子,並預約安排他的先生(Anh Nhơn )到我的店去實地觀察,以定出裝修的計劃書和價錢以及裝修的時間。

有了裝修計劃書,我拿到銀行去辦理貸款手續。那位貸款經理,一直來和他都有交易,貸款的申請很快就批出了。於是通知裝修公司盡快進行裝修工程。那位裝修越南人也很合作,在百忙中,抽出部分員工來開工。

在裝修工程展開前,有一個小插曲。約定開工那天, Anh Nhơn 爽約,沒有來。在等候中,反而看到一位朋友站在遠處凝看我的餐館。我不知道他來,事前並沒有約定。他說剛好經過這裡,知道我買了餐館,順道過來看看。在邀請他走進破舊的餐館後,他問起我裝修的情況,水吧如何安置等等事項,我也詳細的告訴了他。他仔細看過後,說如果按照我的設計,不利風水,會影響生意,最好趁工程還沒開始,重新規劃一下。聽過他的分析,我如夢初醒,覺得他的說法很有道理。原因是我的餐館呈三角形,他提議說應該在進門處把它截斷,即使不能完全改成為長方形,至少也是一個梯形,這樣就理想多了。水吧就安裝在三角形的頂端地方,這樣客人進來,也方便接待。他說,一個店鋪,最好是四方形或日子字形,財氣的運轉,會聚集得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於是我告訴 Anh Nhơn 把水吧改換安裝在那裡,他聽過後,也覺得合理。我一生中,有很多貴人扶持,尤其在我需要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中注定的。

二女兒出生滿三個月後,接到早前在托兒所登記的通知信函,說有位子讓二女兒進去,寄托的時間,可以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六點。其時,太太已恢復上班,我在家照顧兩個女兒。夏日假期結束後,大女兒進入幼稚園了,幸運的,小女兒也可以寄放於托兒所,一切都很順利。更巧的是,托兒所就在幼稚園學校對面,早上先寄放小女兒,然後送大女兒去學校,省了很多時間,而且都可以在黃昏時候去接回她們。安置好她們,心安定了,我可以去全心去處理餐館的繁雜事情,眼前的大少事情,全部自己包辦。憑著曾經幫忙處理過大越南開張的經驗,按照預先寫下的項目,逐項去處理,也沒有什麼錯漏。譬如霓虹燈招牌的替換,餐牌的準備,廚房用具,碗碟,酒杯,餐具等的更新,餐館單據,名片的印刷,還有桌布的縫製,請人事項等數不完的項目。當時家中沒有電腦,只有一部舊式打字機,我逐個字逐個字地把菜式的名字分類打出來,之後拿去影印,再套入酒商送給我的塑膠餐牌內。掌管一家餐館真的不容易,尤其是自己的生意,整天忙個不亦樂乎。按著程序,妥善完成。


裝修工程很順利地大概兩個月完成了,在
Anh Nhơn 的聯繫下,煤電公司也來安裝了新電錶和重新開啟了煤氣的運作,通過測試,每個火頭都亮出閃耀的火焰。同日也更換了新招牌,「馥苑」兩個清晰的正楷字耀眼地展現在高長的招牌上。裝修工人卸去一切雜物後,接著通知地毯公司來鋪地毯。之後,開始裝飾廳堂的佈置。經過一番操作之後,數月前殘舊的餐館老態,換上容煥新裝,展換了新面貌,燃起了生命力。



說來也真巧,回顧過去,每逢兔年,對於我來說都是一個大轉變,隨著是一段長時間的順境,希望今年也不例外。



一切很順利地進行著,員工也聘請了。其時已是臘月殘冬時分,寒風颯颯,偶見雪花紛飛,枯枝佈滿枝頭,殘葉遍地。時近歲晚,濃罩著節日歡樂氣氛,耶誕歌曲,四處響起,各大商店擠滿了購物過節的人潮。年序更換,即將踏入1988年。送舊迎新,我決定在新年後的二月八日開張,翌日正式營業。




開張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凜冽寒風,耳邊呼嘯。例行做了一番酬神拜謝儀式,祈求開張鴻發,生意興隆。隨後,親朋好友陸續到賀,我早已安排了酒水茶點招呼。瞬間廳堂一片熱鬧喧囂,兩個小女兒也好奇的走來走去,看這碰那。高潮過後,曲中人散,重新收拾,清潔整理安頓好一切,就回家休息了,準備明天的拼搏,將會是一個新考驗。餐飲行業是很辛苦累人的,除了時間長,還要面對不同的顧客。一樣米養百樣人,不是每個人都容易招呼的,既然選擇了,從容面對就是了。





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人經常到越南營商,旅遊。對越南的食物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很喜歡。職是之故,我選擇了以越南食物為號召的料理。除了越南傳統串燒之外,也設計了好幾種不同味道的鐵板燒菜式。鐵板燒可以說是餐館的招牌菜,經過顧客的反應,口碑相傳,一下子就把生意帶起了。無論午餐和晚餐的時段,生意都很好,那段日子,真的忙個不可開交。尤其是星期三和週末,因為街外的戲院,也帶來了很多顧客,把廳堂擠的滿滿的。適值精壯的年齡,精力充沛,一個星期七天營業,即使節日也沒有休息,除了每年八月份法國傳統的夏日假期,巴黎市民大多去度假了,整個市容變得很清靜,生意清淡。飲食服務行業,凡週末,節日都是生意火紅的,錯過了,就是錯過了,補不回。法國人愛消費,肚子餓了,就要找地方去填肚子,不能等,這家關門就去別家。不像銀行,今天休息,明天客人還是要來處理個人事務。

生意好,自然要多補貨,幾乎午市過後,我都要去市場補貨。還好,我住在華人區,大的亞洲超級市場都圍繞在那裡,因此也很方便,每次購物,都塞滿了一車子。那段忙碌的日子,可以說是餐館最風光的時候。其後,隨著1991年中東爆發戰爭,法國經濟受到波及,無論是戲院,還是其他行業都出現了萎縮。大環境如此,也只有順從。隨著餐館人事的變動,原本的主廚要改行去開修理鞋店,我也趁此縮減開支,沒再請人,自己親自掌廚了幾年。隨著時間的轉移,眼看移民的排期也快到了,開始進行出讓餐館的事情。

1993年初,有一對越南人夫婦,來到餐館查詢情況。先生自我介紹名叫阿南。彼此寒暄一番之後,開始洽談餐館轉讓的事情。經過多番討價還價,最後達成了基本協議。看似平靜的一宗轉讓交易,卻隱藏著一股暗流。事緣擁有整棟大樓所有權的主人,是一位高齡寡婦,無兒無女,最近去逝了。據聞她的遺產全部捐給了一家慈善機構,而這家機構又把她的產業售賣,結果給來自中東地區的一家財團公司收購了。那時候,巴黎地產市道不好,不知怎的,他們竟然作了錯誤的投資,於是要從租金上賺回。整棟大樓的租客包括我的餐館,都面臨著加租的困擾。無巧不成語,事前我剛談好的出讓協議,將面臨著租金上調的衝擊,何況租金增加的幅度也蠻高的,預估買方不會同意。不單如此,轉讓手續,也要經過新屋主的簽字。當他們透過律師審視過我舊日的合約時,找到了一些沒有註明在合約上的漏洞,例如霓虹燈招牌的尺寸過大,燈光影響到其他住客,煙囪的裝置以及熱水爐的散熱通風等。他們是一個投資財團,必然有一班專家處理事務。正好又碰上我出讓的要求,於是他們就百般為難,到處找事,要我修理這個,處理那個。其實目的就是要壓迫我同意他們在租金上大幅上調的要求,不然他們不肯簽字。還好阿南夫婦意志很堅決,決心要買我的餐館。既然這樣,事情就好辦了。經過彼此再次商談,我讓步,願意在所增加的租金上給予他們兩年的補償,他們也同意了。安撫了他們,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交由各自的律師去處理轉讓手續,由雙方的律師聯合出面和財團談判力量會強些。其實律師也是為了賺錢,他們彼此溝通,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早日解決了,錢進了口袋,皆大歡喜。

事情交給律師處理後,已是八月份度假的時候。放下一切,一家四口飛到加州參加妹妹的婚禮。在加州停留了一個月,九月初,回到巴黎,接到律師通知,事情解決了,最終財團也同意簽字。聞訊,如釋重負,經過數個月來精神上的煎熬,如水銀瀉地般散洩了,渾身舒暢。

關於餐館出讓的過程,也有一個小插曲。

為了解決財團的無理要求,我約阿南夫婦去我家附近的一家餐館吃粿條,洽談如何應付財團無理要求的對策。他們告訴我,他們曾經看過巴黎各地區的很多餐館,最後之所以決定買我的店,是因為,每次他們看過店後,都回家向供奉在神枱上他太太母親的靈位禀告,問卜,每次都得不到同意。越南人很信奉神靈,比我們華人更甚。至於他們禀告的過程如何,我就不知道了。在看過我的餐館後,他們同樣做禀告的事情,結果得到了同意。他的太太更說,她的母親報夢給她說,這家餐館可以買,買後會很好的。不過她說她母親更在夢中提示說,過程將會有很多波折,不容易得到,因為這家餐館有一位女鬼在纏繞著。聽來蠻恐怖的,太神怪了,我聽了也嚇了一跳。而眼前無端生出的波折,是否就應對了她母親夢中提示的預言呢?不過我心裡是有數的,卻沒有告訴他們餐館過去的事情。沉默地,就坐在那裡聽他們述說,其實心裡卻很驚嘆她母親的靈異。一個死去的人,而且還是在越南去世的人,既沒有來過法國,也沒有在餐館區內住過,如何知道呢?竟然能給他們如此的報夢提示,太不可思議了。

其實,在我的餐館開張後不久,有一天中午,有一位顧客來吃飯。閒聊中,他告訴我說他是住在我的餐館附近的,他問我是否知道這家餐館過去的事情。我說我只知道之前它是一家意大利餐館。在之前,就不知道了。他接著說,意大利餐館的前身是一家麵包店,是兩個門面的。他指著一個地點說,就在這裡曾經發生過情殺案,男的把女的殺了,慘死躺在店門外。聽來毛骨悚然,竟然發生過這種可怕的事。死者是女的,那不就和她母親所說的吻合了嗎?



我在餐館六年多了,一直來都相安無事。在員工離開後,我還經常一個人獨處做到很晚,整理收拾餐後餘下的雜務,有時候,還在樓下廚房處。但從未聽過有怪異的聲音,也沒看過靈異的出現,從來沒有被打擾,一切都很順利。相反的,我還覺得,在冥冥中好像有一股暗力在幫助我,幫我化解了一些事情。

六年多來,我從來沒有被屋主滋擾過,也沒有催促我交租金。聽說那位寡婦老屋主很喜歡告人打官司,去保護她的權益。還有,在我賣掉餐館後才知道,開業以來,所用的水費,都是整棟大樓的租客分擔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本來屬於餐館的水管,竟然被接駁到大樓的水管去。餐館出售後,阿南夫婦接到新屋主的通知,才修正過來。除此外,經常聽聞,做生意的很常給稅務局突擊查稅,餐飲業給衛生局突擊檢查衛生,勞工局突擊檢查非法僱傭人等。很幸運的,我只碰過一次衛生檢查,其它的,都沒有發生過。

相反,阿南夫婦接手餐館後,不如意的事情經常發生。每次遇到我,都大吐苦水。事情並不如他們的母親說一切都會好。相反的,好的好像是我。他們夫婦和我同歲,都屬猴。看來,如果真的如他們母親所說,店裡隱藏著女鬼的靈魂的話,她護佑著我,不是他們。在我移民多年後,回到巴黎,偶然在街上再遇到阿南時,他已經離婚了。他的太太去了美國,而他再婚,多了一個小女孩。

回顧我被迫離開大越南餐館後的發展,塞翁失馬,闖出了自己的事業。除了證明自己管控一家餐館的能力外,也提升了營商的實戰經驗。相反的,大越南餐館的情況卻在改變。華人經常在唐人區出入,而我又住在那裡。偶爾遇見舊同事,從他們口中知悉一些關於他們的事情。在我離開不久之後,他們股東之間產生了磨擦。事緣股東之一的陳炎包,掌管樓下燒臘部收銀職責。被發現手腳不乾淨,俗語說穿櫃桶,就是私自把營收的公家錢放進自己的口袋,左右袋不分。再且,他的太太負責越式甜品的烹煮,所用的材料也是私自拿回家去,沒有申報應用材料的數量開支。他們自己也經營一家外賣店,用偷龍轉鳳的手法將材料用到自己的店裡去。事情逐漸引起另一股東周富保夫婦的懷疑和注意。因為周太太是管理公司財務會計的,從營收和進貨的開支不平衡窺探出端倪。經過暗中搜證之後,將事情引爆揭穿私貪事件。劉先生和陳炎包本來就是一夥的沙煲兄弟,心知肚明,兩個人早有默契,外賣店是他們的合股生意。作為餐館經理,不便出手,眼開眼閉,任由他的夥伴私下做事。被揭穿後,雙方鬧得不歡而散,終於拆夥收場。由於劉先生和陳炎包合佔百分六十股份,超過周富保兄弟的百分四十股份,失去優先權,餐館最終落入劉先生和陳炎包手中。股東不和,也引發了員工離心。大廚俠哥離開自不在話下,連同掌管越南餐的霜姐也靠邊站,辭職不幹了。主理水餃粉麵部門的老楊也相繼離開自己開餐館去了,樓面侍應阿禧和廚房二廚寮國妹阿香擦出愛情火花,繼而結婚也離開,兩口子在十三區開餐館去了。夫唱婦隨,阿香掌管廚務。本來穩妥的一班有為台柱,一時之間,如鳥獸散,各奔前程。一個貪婪的錯誤私念,把本來很有前途,很有再擴張發展的飲食事業,全部摧毀了。顧客的口味是靈敏的,就算再請到人來掌廚,味道肯定不一樣。除非廚藝超棒,有創新,不然原來的捧場客,會逐漸流失。拆夥後的大越南正是如此,霜姐離開後,廚務交由二廚阿錦掌管,畢竟阿錦的功力有限,由此生意逐漸萎縮,風光不再。事隔沒多久,就聽到大越南要放盤出讓的消息,據聞最後由溫州人買下。

1989年,周富保拆夥離開大越南後,在巴黎十三區唐人埠尾端街段,找到了一個鋪位,兄弟合股重開餐館事業,新餐館名為「富都」。主廚當然是俠哥了,霜姐也回歸主掌越南餐事務。於其時,他們都處於精壯之年,再拼搏個二十年都沒有問題。經營餐館,既勞心也勞力,每天應付的事情滿多的。周富保夫婦胼手胝足,開創事業,刻苦耕耘。尤其是周太太,人瘦瘦,卻非常能幹。餐館事務,幾乎十項全能,人手短缺時,無論拖地板,洗碗都親自動手,老板真難為啊

其後,餐館店面從單門面擴張到雙門面。機緣巧合,隔壁的修車店要出讓,他們就把店鋪買下來,擴充打通,多了一個大廳堂,增加了更多的座位。他們的餐館雖然是在唐人區尾端,經過口碑相傳,生意也蠻火紅的。他們本來住在美麗城區,最後為了出入方便,也在餐館對面的樓宇,購置了單位居住,不需要在夤夜打烊後還要開車回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兄弟合心,其利斷金。專注發展,從此也無需再為股東之間的猜疑煩惱了。

1991年,春夏間,忽然聽到一個消息,說陳炎包因馬上風,猝死於紐約。他生肖屬雞,猝死時才四十六歲,正值人生最有為風光的階段。以前聽人說,馬上風的發生,是因為房事過度激烈而起。讓人好奇的是,為何會發生在紐約呢 ?原來是他背著老婆和一個越南女人去了紐約,因劈腿而喪命異地。客死他鄉,如此下場,令人不勝唏噓。陳炎包是劉先生的軍師,自劉先生移居法國後,他們就是緊密的拍檔。他的離世,無形中讓劉先生失去了一隻手臂。至於劉先生賣掉餐館後,聽說在巴黎近郊處,開了一間熟食工廠,生產各類熟食,做批發生意。同時也交到超市寄賣,工廠事務,除他外,還有女兒,女婿協助管理。生意人總有生意人的辦法,至於能否如願賺到盤滿缽滿就要看時勢,命運了。

在我出讓餐館後,周太太請我去富都幫忙。在那裡,我曾經遇見過他,已經轉開奔馳車了。他進餐館用餐,周富保夫婦是不歡迎的,不過,開門做生意,進門就是客,個人恩怨也只能放在一旁,反正也是侍應生去招待他。看到昔日舊股東生意興旺,經營成功,羨慕之餘,自必感慨萬分,強入餐館用餐,無非意欲重修舊好。無奈周富保的脾氣,當年積下的恩怨,是無法化解的。可嘆劉先生眼光短淺,私心重,利欲薰心,肯定沒算到如此的結局。

如果劉先生有長遠的目光,相信他的發展也不限於此。三木成林,團結一致,才是強大力量的發揮。眼光要放在賺街外錢的目標,而不是彼此間爭奪的小利。愈強大的集團實力,將會分到更多的紅利。福禍與共,大家承擔,除減少了個人精神上的疲累,負擔,還享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和家人相聚。

最近,還聽說,他的熟食工廠惹上了官非,他要脫手出讓工廠的事情,並不很順利。他的算盤可能贏不過政府的算計,心懷不良,人算到頭來能否過得了天算這一關,要看事態的後續發展,看他的造化了。

九月初,回巴黎探望女兒,順道走訪了在萬利凍品商店工作的老同學潘永漢。因生意來往,他也認識劉先生。閒聊間,提到他的近況。潘永漢說最近劉先生曾經來過他的店,看見他的身形比以前消瘦了很多,好像是肝病引發的。人老多病,他生肖屬虎,今年也八十四歲了。

1986年,是虎年,今年2022年也是虎年。匆匆歲月,轉眼已過了三輪轉,歲月不管人間悲喜恩怨事,時間在靜默中流逝,而我們也從當年精壯的年紀步入了遲暮的日子。

三十六年後,回顧當年從大越南餐館分散出來各人的情況,阿禧已賣掉位於唐人埠的餐館,退休了。老楊多年前曾經在街上遇見過,身體健康不很好,他在巴黎郊區經營的餐館也賣掉了。霜姐也於2010年左右榮休,離開了富都。而周富保夫婦也於2017年出讓了他們經營了三十多年的餐館,兄弟兩同時退休,積累的財富,足夠他們過著悠閒的退休生活。據他們說每天都去居家附近的公園晨運健身,偶爾也出國旅遊,探訪親友。

我於1998年移民加州後,日月穿梭,順風順水,轉眼過了二十四個楓葉深秋,目前仍在政府機構上班。閒來弄文習武,寫詩唱歌,整理園務,游泳健身,樂此不疲。生活平淡,與世無爭,娛樂身心,非常充實。

重溫過去的得失,曾經走過人生顛簸彎曲的路途,無限感慨。因被激發,而引出個人創業的潛能,成就了一番小事業。曾經擁有過的創業激情,痕跡烙印,深刻腦中。今日安享著當年勤奮積累的成果,無論是我還是周富保,也應該放下怨恨情懷,以平靜的心情,感謝劉先生。若非當年他耍狠手段弄走我們,至少對我來說,也許也沒有像今天的豐盛收穫。當然那全都是我,付出血汗努力的成果,但也不能否認是他臨門一腳的功效。人生路上,塞翁失馬,又焉知非福呢

至於劉先生,當年他種下的因,必然會收到他應得的果。人在做,天在看,他的結局如何,相信上天會給他一個賞罰分明的交代。

人,難得在人世間兜轉一回,何不拋開煩惱,是非,恩怨,樂開心懷,享受晚年安逸的時光呢 !人生,如倒吃甘蔗,先苦後甜,晚年順境,身體健康,身心如意,萬事大吉。

全文完

散文篇 之二十

脱稿於 聖荷西 01/2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