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1, 2020

環宇過客

 


環宇過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花開亦有花落時。

有些樹,先開花,後出葉。花開綻放生命十分短促,隨風吹,就飄散了,鋪滿地,艷麗只停留於瞬間。

每年春天,家門前的梅花樹,開粉紅色花,花開燦爛,滿樹粉紅。沒幾天,花影緲,繼而樹枝掛滿深紅色的樹葉。

難怪紅樓夢故事中情感豐富的黛玉,愛花,惜花,憐花,見花飄落,最後為葬花而感嘆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儂知是誰?

人如花,生命同樣是脆弱和短暫的。人說,生沒帶來,死沒帶走。的確,人從母胎出生時,光脫脫,滑溜溜的,腦袋如一張白紙,腦裡的色彩,緊隨生活環境渲染和受接觸不同人物的影響而塗上不同的顏色,有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說。

隨著後天的培養教育,以及隱藏在腦袋裡的潛伏智慧,伴隨歲月的增長,成為獨樹一幟的人物,貢獻社會,造福人類。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凡人總有他發揮才幹的一個位置。當然,亦有走上歪路,害人害己,遺害人間的害群之馬。

無論愚鈍或聰穎,即使身體有傷殘缺陷的人,仍有其用武之地,發揮他們生命的光芒。人類的強項,就是能緊隨環境的轉變而調整適應能力。

人死亡後,空身而去,沒帶走一切。不過其一生累積的人生經驗,學問知識,並不因為人已化成煙,成灰而消失,藉著印刷書籍,卻可以嘉惠後人。譬如中華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化,就是靠著聖賢前人,刻苦鑽研,無私奉獻,前仆後繼,承先啟後留傳到今天。前人的著作,其思想,知識,觀念仍不斷地影響著後人的思維,如孔孟學說。

古舊時代,全靠筆墨來記述。現代科學發達,可以藉錄音,攝錄影像等作保存,同時更可以用先進的科技技術修補殘缺的古舊著作。

職是之故,藉代代相傳,我們也可以留下我們的人生知識給後來的有緣人,作超時空的思想交流,一個民族的風俗文化就是這樣地如河流般,不停息地延流著。文化孕育著一個民族的延綿,無論是哪一個民族。

戰爭的蹂躪,無情烽火的破壞,讓本來生活安定的人民被迫顛沛流離失所,離開家園,轉徙移居他處,要重新適應當地的環境,學習居住國的語言,為生活更要融入社會。

為保留自己的原文化不至斷層,在生活安定之後,有心人士就重組社團,重聚本國人民,聯手推廣自己的民族文化,讓離開家園在外地出生的第二代以至往後的世代仍能承傳民族文化的香火。

地球上的人類,環宇中的過客,就是這樣地一代代的繼往開來,承傳和推廣發揚。除不斷地探討地球上未知之事外,亦朝著太陽系各恆星和浩瀚宇宙中去探索,祈求打開宇宙的神秘面貌。

科技網絡發達,幾乎不用走出家門已能知天下事,網上知識,五花百門,日新月異。活在當下,享受著先進科技帶來的方便,但傳統的事物,亦在不自覺中逐漸被淘汰了。


黃昏又見炊煙梟,
梟梟輕煙迎風飄。
煙問風引何處去,
風回煙說自然飄。

身處江湖如煙般,
屈伸順應環境變。
適者生存乃天道,
如煙順風樂逍遙。


散文篇 之十二

脱稿於 聖荷西 2/16/202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